餐酒搭配,享受美食与微醺的愉悦加乘,是餐酒馆最迷人之处。家常台味满溢,又平易近人的高雄餐酒馆,让人可以轻松自在地大啖美餐美酒、閒话家常,尽情沉浸在微醺的港都夜色中。
老市场里的常民餐酒吧
坐落在翻新后的盐埕第一公有市场,来到「空腹虫大酒家」,一边听着〈夜来香〉的旋律,一边揭开老市场的夜幕序曲。同为七年级生的江明峯和李祖源携手新创,「空腹虫大酒家」将调酒结合在地食材料理与经典台式小吃,带来市场的日常况味。
负责料理操刀的江明峯以创意诠释下酒菜,比如人气招牌的「包叶仔」,以包槟榔的荖叶搭配的猪肉串,或从市场取材延伸而来的老菜新吃,像是用「娄记馒头」取代客家小炒的豆干,还有「山壹旗鱼食制所」的鱼浆与市场的猪肉加入茶叶手工捏制成的茶鱼丸,细细品嚐令人惊喜的美味,同时传递老市场浓浓的人情味。
调酒师李祖源爬梳60、70年前的盐埕生活样态,以调酒重现时代的氛围,1960年代禁歌「盐埕区长」以绍兴酒与酸梅的组合,重温过去精彩的酒家文化,「老盐埕」、「冬瓜码头」把盐埕区老字号腊肠、冬瓜茶入酒,以威士忌为基底巧妙结合,对他们而言,这并非復古怀旧,而是透过当代语汇,以创意把过去最好的时代拼凑出来。
• 空腹虫大酒家
地址:高雄市盐埕区濑南街141之7号
时间:周四至周日17:00~20:30,周一至周三公休
IG:空腹虫大酒家
中西混搭 玩出文化餐酒新高度
搭乘轻轨到驳二大义站(C12),徒步走过大港桥,来到高雄港栈库群「大港仓410」的打水湾酒楼Bistro Club 1883。港湾视野与旧仓库建筑的工业风格,由知名酒吧「BarCode」和高雄老字号「古家海鲜餐厅」联手打造,以餐酒跨越百年歷史洪流,重新演绎高雄人文篇章。
在酒吧行业资歷深厚的Yuto,爬梳调酒歷史资料发现,大清帝国时期曾担任打狗关代理税务司的司登得先生,在其生前的住所中,有着许多酒品食材等舶来品,当时码头也已出现英伦文化中设有阅览室、酒吧、撞球间的Club,让人对于当年商贸云集的港埠,与失落的《打水湾》旧名,产生许多想像空间。
文化衝击具体表现在打水湾酒楼的餐酒里,中西混搭拼盘组合创造截然不同的诠释手法,如经典义大利麵烟花女以客家粄条取代,刈包里搭配的是软壳蟹;而为了呈现大航海时代的时空背景精髓,在创意咖啡与佐餐酒,更将香料素材如青花椒、九层塔、姜、山葵、印度咖哩等等,运用的出神入化,玩出餐酒新高度。
• 打水湾酒楼 Bistro Club 1883
地址:高雄市鼓山区蓬莱路6-6号 (大港仓仓八)
电话:0975-900-081
FB:打水湾酒楼 Bistro Club 1883
老宅餐酒馆 像在家轻松自在
邻近轻轨光荣码头站(C10)的庶民厨房,13年前在餐酒馆文化尚未时兴时,就素有名气。「我们其实比较像一个在市中心的村落,很接地气,村民就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,有时候就会巧遇即兴的乐手演出。」庶民厨房主理人叶荏蓉把自家老宅改造为餐馆酒,混搭着地中海风格的建筑造景,与迷人的港都风情分外契合。
谈起下酒菜,叶荏蓉反而更喜欢聊酒、喝酒,她本身也收藏酒,连杯子的容器也很讲究,红酒、白酒、威士忌、白兰地、勃根地酒…等,香气口感各有不同,甚至在二楼打造一间颇具规模的专业葡萄酒酒窖,收藏数十个国家葡萄酒。
庶民厨房料理起初菜色多为关东煮、烧烤、台式家常菜,有趣的是,因开店以来有来自澳门、香港、日本多地的主厨打理菜色,逐渐演变成粤菜、日料、泰式料理经典款无国界混搭特色,有道地粤菜口味的霸王鸡爪、老滷双拼、广式炒河粉,也有来自鱼市场在地尚青的海鲜。老客人必点的炸黑轮、烤香肠更是生啤酒最佳良伴。吹吹海风,喝葡萄酒,在庶民厨房像在家一样轻松自在。
• 庶民厨房
地址:高雄市苓雅区英雄路7号
电话:(07)215-5660
时间:16:00~22:30,周二店休
FB:庶民厨房
本文作者:陈婷芳
(本文摘自《高雄画刊》2023/04)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